协会办事处:
0758-6926848
地址: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大旺校区)科技园4楼
协会简介 第二届届内规划 协会基本信息 机构设置 协会规章制度 会长单位 副会长单位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
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简介
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在肇庆市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由原来“肇庆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与肇庆市汽车配件工业行业协会”合并后,变更为: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于2021年12月8日在肇庆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准予变更登记。协会以着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电子企业及科研院校等多家发起单位组成。
一、协会的宗旨:
1.跟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开展新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市场调研,研究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在协会范围内发布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动态、发展趋势、产业预警等信息,组织成员单位承接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项目。
2.推动政府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政策,并做好参谋;协调、组建龙头企业成立联合主体,向国家、省相关部门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实施协同研发。
3.以形成产业链生态圈为目标,建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建立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成员间的资源共享、人才互补、技术和产品合作,并就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进行研究攻关。实现“资金共筹、人才共用、共享成果、共同进步”的合作模式,以服务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核发,以市场技术为导向,以企业投入及国家相关课题为支持,组织协会相应人才进行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共享。协助成员单位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促进成员单位项目落地。
4.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大力开展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宣传,对外展示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实力和形象,定期举办论坛,与国际、国内、省内地区建立固定的联系和交流方式,通过座谈交流、主题论坛、培训提升、现场观摩等各种灵活形式,建立公共技术交流平台,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衔接,帮助成员单位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并推动成员单位的品牌建设、文化建设。
5.积极培养和引进产业人才,为成员单位的人才招聘、培训、互访提供渠道,推动相关院校设相应的学科,为定向培养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为成员单位投融资、上市提供渠道,推动成员单位的稳健发展。
二、协会的业务范围
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及推广、实施、监督
2.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和市场分析、商业模式创新
3.新能源汽车技术资源对接、合作推广
4.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咨询服务及新技术运用推广
5.新能源人才培养及人才引进服务
两大功能:
1. 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合作:通过协会平台与全国各地协会友好联谊,企业间互访互动,宣传肇庆,让更多企业与肇庆企业联姻、合作。
2.对内协调发展,政策扶持:盘点我们肇庆地区新能源汽车优势资源和产业特点,扶持企业创新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鼓励更多企业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三大作用:
1. 产业集群,资源共享;
2. 对标研究,升级技术
3. 育人引才,造福企业
四项原则:
1. 诚信经营
2. 团结友好
3. 担当有为
4. 合作共赢
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肇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肇庆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肇工信〔2021〕4号),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促进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行业的管理,维护、改善行业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促进会员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本行业利益,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谱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改革创新的新篇章,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依据《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章程》,秉承协会服务宗旨,依托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大力发展我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在产业招商、集群创新发展、人才引进等开展工作,并起到带动作用;重点围绕提高行业素质及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届内工作,着力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体系,发挥协会服务特色,紧跟热点,努力扩大影响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企业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引领协会会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共享,协会会员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度日益提升,产品价值链高端发展,肇庆打造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现,协会为肇庆市新能源汽车打造千亿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底,将协会发展成为管理制度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组织机构专业、行业影响力大、社会责任感高的行业组织,为肇庆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提供强劲动力。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会员诚信档案信息管理数据。提高对会员诚信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会员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会员诚信信息的动态管理。通过灵活多余的形式与会员单位取得联系,稳定现有会员队伍,吸纳新会员加入,到2025年会员持续保有率80%以上,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积极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会员服务体系。走访会员单位,针对会员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开展各项会员服务工作,深入了解会员发展状况和具体诉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用实际行动切实增强会员单位“获得感”和“信任感”。完善全方位的会员服务体系,建立全员联系和服务会员机制,抓好会员发展工作,拓展协会服务范围和功能,充分反映企业诉求,凝聚企业力量,不断鼓励引导、服务好会员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对接。结合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特色与优势,在会员企业中鼓励发展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不断壮大各类关键原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池电芯、电池回收领域骨干企业,通过引领创新、转型升级,上下游互助、共享专利、成果等措施,引导成为肇庆市独特的产业创新模式,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稳链强链补链控链,形成主导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链条。
(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协会工作依法有序高效开展。严格内部管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常设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工作目标和职责,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人员自身队伍建设,严格工作纪律,防范政治和廉政风险,做好会员服务管理、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促进协会健康发展,为创建“5A”提供有力地支撑,更好地服务广大会员。
(五)探索建立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要适应行业改革的方向,引导会员企业把工作重点向前期申报和后期的服务着力,提高会员企业的内控和风险防范能力,通过建设不仅限于专家库、共享设备、资料库等。不但线上线下有效回应会员咨询,而且为会员提供日常的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咨询服务项目。
(六)提供人才培训服务,全面提高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优势,整合行业优势资源,筹建一支高素质的讲师团队为会员企业提供专题培训;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同时协会可安排培训讲师上门培训,为会员企业提供岗前及在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服务,以期解决会员企业招人难的问题和在职人员的技能提高需求。
(七)加强与主管指导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主动参与相关政策学习,全力配合政府部门优企惠企的政策宣贯,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多种方式的宣讲手段,举办各种政策宣讲会,及时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使会员企业更便捷及时地了解、学习和掌握各项改革政策。
(八)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行业和谐发展。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组建党支部,着力提高协会党建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履行“双向服务”职能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引导行业注重宣传会员企业党建典型做法,适时组织行业企业党建工作交流活动,探索报关行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九)整合会员企业的资源,增强会员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共赢。通过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加强企业多方位合作交流,进一步密切与签约专业服务机构达成合作。组织会员单位之间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协会服务水平。适时组织赴外学习考察,借鉴同行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在现有协会网站公开宣传会员企业名录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会员企业的优势服务项目,促进会员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增进互惠互利,搭建商务合作平台。
(十)加强专业研究和舆论宣传,提高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开展专题调研,发表对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具有引领作用的文章;加强协会网站的维护管理,增强协会网站服务性功能,着力打造协会官网的行业影响力。对会员单位所获荣誉及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紧跟行业热点问题撰写解读类文章,助力会员企业顺利通关,并借助媒体平台扩大协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
地址: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大旺校区)科技园4楼
联系方式:0758-6926848
|